-
分類垃圾桶實名制,監督亂扔垃圾現象
市民只需掃一掃用戶卡,就能領到分類垃圾袋;袋上有二維碼,隨時可以找到垃圾主人;還可積分兌換肥皂、牙膏、洗衣液…… 近日,市區綠城括蒼園、南明園的住戶率先領取到智能分類垃圾桶用戶卡,開啟智能分類新生活。 這臺“實名制”智能垃圾分類桶,最大的特點就是智能化。配發的垃圾袋上設有二維碼,二維碼能激活...[閱讀全文]
-
分類垃圾桶標識不清不明,垃圾何以分類?
? ? ? ? 據《勞動報》報道,日前,《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公布,從2018年至2020年,全市所有區將實現分類垃圾桶全覆蓋。 然而,勞動報記者走訪滬上多個社區及公共場所發現,由于分類方法7次更迭,部分分類垃圾桶上的分類標識并不統一,這給不少有分類意愿的市民造成了...[閱讀全文]
-
分類垃圾桶“3變2” ,以退為進
分類垃圾桶又有了新的變化。一些小區的分類垃圾桶從3個變成了2個,只有“廚余垃圾”和“其他”兩項,形象的說法,就是“干濕分離”。這種垃圾分類的新模式,已經在石景山區130多個小區實行。 垃分類圾桶少了一個,分類沒有原來“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其他”那么細了,這看上去像是一種“退步”,實際...[閱讀全文]
-
5000個四色分類垃圾桶落戶東西湖!怎么分類丟垃圾你會嗎?
“四色要分清,紅色是害人精,灰色代表無人要,綠藍是再生料”相信很多家住東西湖區的居民們對這句膾炙人口的歌謠并不陌生——這就是我區專門為生活垃圾分類編唱的《美在藍天下》里面的一段快板,如今,已在全區各個分類小區廣泛傳唱。分類垃圾桶分為“綠、藍、紅、灰”,分別容納不同種類的生活垃圾,這是“源頭分類”的第...[閱讀全文]
-
分類垃圾桶進入新時代,你不知道的垃圾桶發展史
垃圾處理一直是一個復雜的工作,為了解決傳統垃圾桶的不足,智能垃圾桶應勢而生,實現了垃圾處理的高效化、便捷化、低成本化。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同時人們對于整潔的生存環境和對高質量生活品質的不斷渴求,現如今的分類垃圾桶,更是融環保科技于一體,分類垃圾桶的智能化發展與世界文明發展密...[閱讀全文]
-
分類垃圾桶走進寧波市民生活
自2013年7月寧波正式啟動世行貸款寧波市城鎮生活廢棄物收集循環利用示范項目以來,分類垃圾桶得到廣泛應用,市城管分類中心獲得了浙江省“最美建設集體”稱號,所開展的工作獲得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回望這5年,垃圾分類就像清風一樣走進你我他的生活,并成為不少人的生活習慣。 ????下一個5年...[閱讀全文]
-
推進垃圾分類 重點在垃圾桶之外
?去年3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部署推動生活垃圾分類。一年多過去,垃圾分類實施情況怎么樣?記者發現,在一些標有“不可回收”字樣的垃圾桶里,混有礦泉水瓶、紙箱等可回收利用物品,廚余垃圾更是分散在各類垃圾桶中。記者還注意到,雖然多地對分類垃圾桶政策都進行...[閱讀全文]
-
智能廣東: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將廢棄物兌成真金白銀
點擊屏幕選擇回收品類、輸入手機號碼、對應箱門打開、投放物品、箱門關閉,屏幕上即刻顯示這一次操作的收益,APP賬戶也會同步顯示這一次的收益和余額。4月28日,由莞企自主研發的小黃狗智能分類垃圾桶正式進駐東莞南城世紀城·國際公館三期和眾創金融街1號樓,采用“AI智能回收終端+大數據運營平臺”模式的回收機...[閱讀全文]
-
3100余分類垃圾桶放進浙江省直機關辦公室
日前,浙江省率先在57家省直機關單位3100余間辦公室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通過統一發放分類垃圾桶、規范構建常態化垃圾分類意識,讓機關干部從身邊做起,作表率、樹榜樣。 浙江省較早探索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前農村垃圾分類已初現成效。但在實際生活中,仍有很多群眾的分類知識模糊、意識習慣不強,...[閱讀全文]
推薦產品
聯系我們
-
服務熱線4000-280-180
- 總部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上雪科技工業城北區10號B1棟